• 停下衝動,收攝身心/死隨念(註)會幫助我們踩煞車。每次我趕時間總忍不住開快車,但又想到開這麼快萬一不慎出車禍,將造成自己或別人的死亡;這個相升起時,內心的衝動就會停下來,踩住油門的腳也跟著鬆開了。居安思危的意思就是,不僅在痛苦的時候才想到死,在快樂的時候也要想到死,想到死就會起收攝的作用。
例如,在家人生日聚會時也可以做死隨念的練習。雖然慶生是感恩、歡樂的場合,但一想到這就是他最後一次的慶生,我以後再也看不到這位親愛的家人時,內心頓感收縮,然而這收縮會轉為收攝,收到內心深處、真心處,然後再從深處開始向外發散,於是就會發心想和家人有更溫暖的互動,連眼神也會不同,會變得更柔軟,更有情。
• 留下美好的關係/死隨念練習的對象,可以是自己,也可以是他人。死隨念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有什麼好處呢?當你想像這次見面之後不久,你就死了,再也見不到他,會讓你珍惜這次的互動,會希望結善緣,不要結惡緣,甚至希望能即時表達對他的感謝與愛,或是內心的愧疚。
不管是你死或是我亡,將每次的互動都當作是最後一次,必會讓我們更珍惜每一次的相聚,並注意自己的表現。我們不會希望知道對方死了,才懊惱地說:「我有好多話想要跟他說,但一切都來不及了!」「如果我知道那是和他最後一次碰面,一定不會對他說那些話!」用死隨念的心情來迎接每次的人際互動,會讓我們更願意說出真心話,表現出善意,在彼此內心留下美好的回憶。這樣的死隨念會讓我們想活出最真、最善與最美的生命。而當一個人可以如此活著時,他就更不怕死了,因為他活得很圓滿,沒有遺憾。
• 註/死隨念就是隨時隨地想到死,明白隨時都會死,都有可能死,離死亡只有一線之隔。
◎延伸閱讀/死隨念的好處(下)

(本文作者/羅耀明)
(摘自/如果今天就要說再見/心靈工坊出版)